- 索 引 號:
- 11450225007819318G/2022-24758
- 效力狀態:
- 發文單位:
-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年06月28日
- 標 題:
- 三政辦發〔2022〕39號關于印發《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的通知
- 發文字號:
- 三政辦發〔2022〕39號
- 發布日期:
- 2022年06月28日
- 文件下載:
- 相關解讀:
三政辦發〔2022〕39號關于印發《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的通知
-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辦公室文件
三政辦發〔2022〕39號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
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28日
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
(2021—2025)
為推動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地方志工作及其成果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強縣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地方志工作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工作辦法》《廣西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桂政辦發〔2022〕3號)和《柳州市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柳政辦〔2022〕17號)的相關部署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全縣地方志事業“十三五”期發展回顧
“十三五”期間,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各部門依法修志、依法治志,全面推進各項業務工作有序開展。列入自治區第二輪規劃編纂任務的《三江侗族自治縣志(1986—2005)》于2015年重新啟動,在原稿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于2018年11月底召開評稿會,2019年10月召開審驗會并通過審查驗收,2020年獲得出版號。綜合年鑒自2018年起實現一年一鑒公開出版。縣史志部門指導良口鄉和里村基本完成村志編纂工作,并得到自治區地方志部門的扶持。持續開展地情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為修志編鑒寫史及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夯實基礎。
全縣地方志事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縣、鄉鎮、村(社區)地方志工作推進參差不齊,發展不均衡、不全面的現象仍然存在;地方志工作基本保障落實不夠到位,依法治志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地方志書和綜合年鑒編纂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充分,修志為用意識有待進一步強化;專業修志人員斷層斷檔現象普遍存在,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業務素質亟待提升等。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以存史、資政、育人為目標,堅持依法修志、守正創新、提質增效、修用結合的原則,以志鑒編修為重點,以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為方向,為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新三江貢獻方志力量。
三、總體目標
將全縣地方志事業發展列入我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推進實施。到2025年,第三輪縣志編修全面啟動,綜合年鑒編纂和精品年鑒工程打造持續開展,鄉村史志編修為鄉村振興“鑄魂”示范效應初步彰顯,舊志古籍整理和地情資源開發利用深入開展,三江方志館和地方志平臺品牌建設同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地方志事業保障機制全面構建,地方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進一步加強。
四、主要任務
(一)科學謀劃第三輪修志工作。在全面、深刻地總結第一輪、第二輪修志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從組織推進、框架設計、資源調配、質量把控及系統管理等方面,科學制定第三輪修志工作方案,做好前期資料收(征)集、隊伍培訓及理論準備等工作。
(二)持續推進地方綜合年鑒編纂。持續推動縣級綜合年鑒一年一鑒公開出版。將精品意識貫穿于年鑒編纂出版工作全過程,嚴把政治關、史實關、體例關、文字關、出版關,確保我縣綜合年鑒整體質量有較大提升。配合做好《柳州年鑒》《廣西年鑒》三江資料的收集、組稿工作。
(三)加強對行業志、部門志、鄉鎮志、村(社區)志的業務指導。加強對已開展和準備開展志鑒編纂工作的行業、部門、單位、鄉鎮、村(社區)等的業務指導和管理。支持民族地區做好地方志編纂工作。指導有條件的鄉鎮、村(社區)做好志書編纂工作。
(四)持續開展史志資料征集工作。以服務黨史基本著作和第三輪修志為方向,推動史志資料年報與修志編鑒有機融合,與年鑒同步下文、同步收集,進一步簡化、優化史志資料年報的報送內容和整理方式,形成常態化機制。運用社會調查、口述史等方法,大力拓展資料收(征)集范圍和渠道。
(五)推進方志館建設。將方志館列入建設規劃,推進三江方志館建設,發揮方志館在收藏保護、展覽展示、編纂研究、專業咨詢、信息服務、宣傳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地方志對外影響力。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地方志專家庫,廣泛吸納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熟悉地情的各界人士參與地方志工作。重視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加強專兼職結合、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地方志人才隊伍業務水平和理論素養。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對地方志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將地方志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政府工作任務,為地方志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法治保障。要強化依法治志意識,切實推動《地方志工作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工作辦法》貫徹落實。將依法治志納入依法行政、政府督辦范疇,依法建立地方志工作督查通報制度。
(三)制度保障。進一步健全地方志機構主導、社會各界有序參與的地方志工作機制。健全和完善地情資料收(征)集及管理、修志編鑒主編(總纂)責任制和志鑒稿評議、審查驗收、出版發行、報送備案等制度。
(四)經費保障。將地方志工作所需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承編單位要將修志編鑒工作經費列入本單位部門預算,確保工作經費按時、足額撥付到位,為地方志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障。
縣委史志研究室要對本規劃的落實和執行情況進行督促和指導,及時通報情況,學習和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全縣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信息公開選項:主動公開 |
抄送:縣委辦、縣人大辦、縣政協辦,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 |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2022年6月28日印發 |